也门

秦艽随想安意如和日月


随想:安意如和《日月》

随想读《日月》

#读书笔记#《日月》“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光明和晦暗,如日如月,执障与觉悟,一体同源,它终将被人证得。”

我从初中就开始读安意如,她的辞藻华丽文艺,正是青春期的我最喜欢的。抛开其他的不说,安意如的确有才,确实点燃了我对古诗词更深的兴趣,当然我对诗词最初的喜欢得益于我妈。

幼稚园的时候我就坐在我妈的自行车后座,妈妈唱一句《虞美人》我也跟着唱一句,于是我从小便会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会跟着当时考上金华外国语学校的同学一起背《出师表》,但是始终是背啊,完全不能体会到诗词的意思,就像唱山歌似的唱出来,然后洋洋得意的给背给老师听等着被表扬。初一正是“伤痛文学”流行的时候,流行《人生若只如初见》也是必然,虽然我对这个人并没有什么好感,但是不可否认,这本书确实是我了解诗词优美的开端,他让我知道了柳永的悲剧人生,知道了苏轼的悲惨一生,知道了陆游唐婉凄婉的爱情故事...

今天就先来说说她的这本作品《日月》。初次接触这本书是在高中,被喝令必须要好好复习准备高考不允许看课外书之后,反而开始偷偷的看起了一些文学作品,余华的系列小说、方方的作品(无关人)、《平凡的世界》、白落梅的作品、刘同的作品等都在高中时期一口气读完。而这本书是我到现在为止最喜欢的一本书。

我一直对西藏怀有一种敬畏的感情,千百年来,他一直被一种神圣而神秘的氛围所笼罩,接受着全世界人们的虔诚仰望。于是我每每去图书馆都会在自助机里搜索关于佛关于西藏的书。书的主题是以西藏为背景的爱情,整片以回忆跟现实交叉的方式讲一段一个人的前半生,节奏很慢,但是让人欲罢不能,很动情,很纯净。她将仓央嘉措写进故事,塑造了长生这个角色,写了一段“仓央嘉措”式的故事,这样的爱情,只能用“纯净”来形容。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万相本来无相,情禅,不过矛盾如此。求之不得,万年万万年,佛前只不过是一坛烛火,总将泯灭。佛说服了谁,于是谁在佛中不朽,禅宗万生万世的忍受,只期待幻梦似的清修。爱情不能变成宗教,可是,至诚的爱,已经和宗教无异。这爱,是全心的顶礼膜拜,是身在尘世,心早出世,是敬畏,是撒手,是喜悦,是顿悟。

读完《日月》我总觉得,他就是仓央嘉措,只是这一世,他不是仓央嘉措而是索南次仁(长生)。当他活在现代,接受了汉地的教育,他就能和汉人一样了吗,显然不可以。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他和我们不一样,他有他的使命,他的根脉,他最终还是会回去,这是命运。每次给信佛的外婆翻译文言经书的时候总是有些恍惚,好像能够看到当初看《日月》时脑子里的画面,好像能看到仓央嘉措坐在高位,为下面的信徒讲经说法。他的一生是孤独的也是炽热的,他对情感的炽烈追求超越了红尘又走向了凡间,他的生平事迹、诗歌作品,乃至生死结局都淹没在无常的岁月里,真实和传说纠缠在一起,依稀难辨。渡人先渡己,而觉悟,不是此生终止,是为了继续前进。

白落梅说:“就让谜永远是谜,让昨天永远是过去,让故事永远只是故事。善良的你我,只在尘世的一隅,沉静安宁,便好。”人生如梦,终归是一抔黄土,一生,一死。很多时候,我们转山转水,却转不过尘世的轮回。

END

图文来源:秦艽

推文编辑:邱馨怡

责任审核:巩长芬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yemenf.com/ymzz/807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