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0日,美国5月份的西得州轻质原油期货WTI结算价收报-37.63美元/桶,跌幅超%。油价负数意味着原油供应过剩而存储空间不足,此时运油或储油成本已超过石油本身的价值。
受疫情影响,全球范围内原油需求下降,以及交易者担心的现货原油存储问题,是此次原油期货价格暴跌的主要原因。而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多个非欧佩克产油国日前达成的石油减产协议执行缓慢、执行程度存在风险以及部分产油国未能做出明确减产承诺,这些因素都令市场继续承压。
多数市场分析人士也认为,减产协议无助于缓解4月原油供应过剩,油价需进一步走低来倒逼更多油气公司减产或停产,从而使市场恢复供需平衡。
在年全球能源消费需求出现显著回落的背景下,回到年之前的“长牛市”状态概率已微乎其微。全球能源市场正在进入一个供过于求的“买方优先”时代。
(本文原载《三联生活周刊》年第12期,原标题为《欧佩克之冬:油价战争与“长熊市”风险》)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全球经济熔断时刻」文|刘怡始料未及的“战争”
直到气旋升起,能源“气象学家”们才恍然察觉:他们判断对了大风将起的趋势,却看错了风的方向。
年3月第一周开始时,全世界的分析师和大宗商品交易员们正在信息洪流中努力拼凑关于能源市场走向的“路线图”。1月3日伊朗革命卫队将领苏莱曼尼被美军无人机暗杀的影响仍在继续发酵,伊朗恢复铀浓缩活动、从而导致一场局部战争的风险始终存在。整个年都被政治动荡和反政府示威困扰的黎巴嫩率先爆出主权债务违约,同样陷入全国性抗议的伊拉克随即成为下一个“重症观察”对象。特朗普在2月初发表的国情咨文演讲中提到了美国页岩油产业的繁荣,但回本周期过长正在导致大量资金流出这一行业。唯一的好消息来自1月15日中美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迅速稀释了人们的乐观情绪。
千头万绪之中,一个小插曲的重要性被忽视了:2月上旬,当沙特阿拉伯政府提议召集一次紧急部长级会议来商讨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能源市场的需求造成的影响时,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AlexanderNovak)表示了拒绝,理由是“疫情扩散的规模尚不确定”。3月4日,即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以下简称“欧佩克”)第届特别会议开幕前一天,诺瓦克在维也纳与沙特、阿联酋等国代表进行了简短的会晤,明确表示俄联邦政府并未授权他支持任何削减原油产量的决定。不过大部分观察家对此心态平稳:自年11月欧佩克率先做出以减产应对油价“熊市”的决议以来,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1个组织外产油国基本采取了响应姿态。从年上半年到年底,俄罗斯连续四次支持欧佩克的减产计划,形成了“欧佩克+”行动一致。3月5日的这次特别会议原计划将去年12月6日开始的三个月减产周期(日均减产万桶)延长至年底,并根据预估需求的缩水进一步扩大减产规模。舆论普遍认为,俄罗斯将在最后一刻支持该计划。
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
看似偏执的判断,自有其赖以成立的依据。整个年,全球原油价格大致在每桶55美元到75美元的区间内波动。4至5月接连发生委内瑞拉政治危机和阿曼湾油轮遇袭事件之后,油价曾两次触及每桶75美元的波峰。9月14日沙特阿布盖格炼油厂遭遇巡航导弹攻击、造成该国原油供应量短期内骤减50%之后,油价从此前的每桶60美元左右一举回弹到70美元。年1月3日的苏莱曼尼事件则造成了又一次每桶70美元高价位。这种变化趋势符合一种传统看法:政治因素、尤其是国际安全形势变化造成的产能波动,对油价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其余因素仅是次要。无怪乎在3月第一周,诺瓦克的表态引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emenf.com/ymzz/5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