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料中的寂寞
10月13日晚上的人文讲坛,我在讲完《史记》后说:“今天时文讨论的事件,一定会载入史册,那就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学生立刻有了骚动,显然,这是让大家兴奋的话题!我接着说:我们仿佛有预见,上学期介绍“八十年代文学”时,发现大家对当代文学最近的一个里程碑如此陌生,我们特意选择电影《红高粱》放映,可惜没时间充分讨论,今天来的60个初高中学生当中,有谁真正读过莫言的作品?”
全场顿时哑然,只有一只孤零零的手举起来!——“我是在作剪报时无意发现他的《白狗秋千架》的。”……“为什么在简介了寻根文学和莫言,又看了《红高粱》后,仍然没有同学去看看他的作品呢?大家把真实的原因写写吧。”
这个结果虽有所预料,但听后还是不免让人沮丧。应该说近三十年来,莫言一直是中国最有声望的作家之一,年十位著名评论家还选他为中国十大著名作家第一名。我们的课本也开始引进一些80年代以来的代表作家,但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还是没能接触到莫言的作品呢?于是一个中学生阅读当代文学书籍的现场小调查引发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阅读当代严肃文学冷清的背后
回家细读学生交来的小小问卷和网上论坛的回帖,心头不由越发沉重……
学生将错过莫言的原因首先归于课业压力大,没有足够的时间,人文讲座要求阅读的诗文和假期要求阅读的古典名著是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后,保持的难得硕果。你想,刚过去的国庆节各重点高中高一布置的考卷数量都在十几张以上,一所名校竟布置了24张考卷,还不算其他笔头作业,平时阅读长篇小说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奢侈的事。只有六分之一多(11人)喜爱文学的学生在初二及以前,和一些暑假时间读过当代严肃文学长篇小说。
其次,学生认为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了解,主要靠课本的介绍和老师的推荐。教材里没有,除了上学期听过那次讲座的老会员听我介绍外,他们的语文老师从未提到过莫言,家长更没有提及,也不会支持他们读这些闲书。他们何从知道呢?
还有学生认为,大陆当代严肃文学宣传得也很不够,有学生说,书店里的畅销推荐榜单有几本是严肃文学作家的?一个学生听说莫言获奖,马上“去逛了一圈书店,想找莫言的书,很遗憾没有找到。只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有一张预定其作品的传单。倒是村上春树的书放在了最中间的地方”,是的,村上春树不仅在日本畅销,没想到上次的日本文化讲座有不少学生看过其作品,我们一起做过交流。还有的学生写道,她的印象里大陆最多是“和谐”的文学,所以主要都在看台港作家的作品,比如说龙应台的。
当然从讲座里看过《红高粱》的学生仍未读莫言的原因是:“《红高粱》这部电影有很多镜头还无法理解,甚至比较血腥,特别是日本占领村子的那一段,所以也不敢多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yemenf.com/ymzz/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