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30日刊
总第期
国庆阅兵在即,荧屏上也一片军歌嘹亮。
讲述坦克兵军旅生活的电视剧《陆战之王》刚播完不久,《空降利刃》和《飞行少年》两部空军题材电视剧先后开播。而在“百日展播”的86部剧中,还有《蓝军出击》《蓝盔特战队》等数部军旅剧待播。毫无疑问,军旅剧将在今年的献礼季扮演重要角色。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如果要拼出新中国的一张剪影,人民解放军的身影一定位置显著。
出于国防军事教育和军队形象宣传的需要,以中国当代军人为表现对象的军旅剧层出不穷。尽管数量不少,但是军旅剧在国产剧中的形象一直比较模糊,存在感不强。
整体来看,军旅剧近年来既缺少《红海行动》这样既叫好又叫座的爆款之作,也缺乏《破冰行动》这样引发全民热议的话题之作。这样的现状也引发各方资本入局来战,军旅剧的面貌能否焕然一新呢?
军旅剧的“老三样”
军旅剧和战争剧有本质区别。军旅剧更多表现的是和平时期的军人成长和军队建设;战争剧表现的是在战争状态下敌我双方的生死对抗。军旅剧中发生的“战争”,一般情况下多为“实战演习”,这样的设定大大压制了军旅剧所能爆发的戏剧冲突。
“外部没有敌人”,也让军旅剧逐渐成为影视创作的单向作业。但由于军队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军旅剧在荧屏从未断更。一直以来,国产战争剧的地盘一直被抗日剧牢牢把控。既然缺乏战争极端环境下的沉浸感,军旅剧在叙事和表达上不得不另找出路。
一般情况下,军旅剧的戏剧内核主要有三:
第一,新老传承。一般表现为退役“老班长”对于部队生活的不舍感情;
第二,个性磨砺。总有一个“刺头兵”被“专治各种不服”;
第三,阶层融合。不同家庭出身的新兵难免磕磕碰碰,最终在军队的熔炉中成为一个集体。
《士兵突击》毫无疑问是军旅剧“套路”的集大成者,但是它本身也超越了军旅剧的范畴。在军旅题材所能提供的有限戏剧场景和空间之内,编剧兰晓龙一如既往探讨他最感兴趣的命题——“活着的意义”,加上演员出色的表演,《士兵突击》跳脱出军旅题材“征兵广告”的局限,一句“不抛弃不放弃”一时成为流传最广的金句。
而在战争的极端环境下探讨人性和国民性,兰晓龙直到抗战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才过足了瘾。《士兵突击》的经典不在于如何难以超越,而在于它作为军旅剧的经典范本,后来者很难跳出它的框架。
除了《士兵突击》,另外一部影响较大的军旅剧是《我是特种兵》,它的诞生标志着军旅剧开始转向军事剧,用细节增强了实战感。在这个系列的第二部中,功夫明星吴京加入,3年后他拿出了自导自演的《战狼》。可以说,出演电视剧《我是特种兵2》是吴京深入部队的一次“下生活”。
在此之前,虽然吴京在动作片中一直演配角,但是他已经离开电视剧圈好多年。闯荡电影圈不顺,吴京终于放弃成为一个李连杰式的功夫巨星,选择通过塑造军人形象另谋出路。《战狼》不仅改变了吴京的命运,也让军旅题材影视剧出现了“真实的敌人”。
军旅剧何以“翻红”?
《陆战之王》中的陈晓,《空降利刃》中的贾乃亮,《飞行少年》中的严屹宽,这几位偏偶像化的主演都和传统军旅剧选角大为不同。但能够吸引到这些有市场认知度的演员参演,也表明军旅剧逐步走出了“国家队”主导的中低成本制作,开始在主流商业剧中谋求一席之地。
《特战荣耀》敲定杨洋,《号手就位》选择李易峰,更是再度印证了军旅剧在当下市场的紧俏性。
军旅剧为何突然间就翻红了?
首先,军事题材电影的大卖让军旅剧在剧集市场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吴京的《战狼》以黑马的姿态为军事电影杀出一条血路。随着《战狼2》《红海行动》的大获成功,军旅题材一时成为影视圈的香饽饽。
在《哪吒之魔童降生》之前,中国电影票房影史三甲恰好集齐了海陆空三军:冠军《战狼2》拍的是陆军特种兵,亚军《流浪地球》则是空军宇航员,季军《红海行动》聚焦海军陆战队。这样极高的精准度,显然会刺激人们争着拿下剧集市场这个类型的头筹。
其次,受社会心理和时代情绪影响,加上审美的变化,明星们在选戏上更加谨慎。一方面要融入爱国主义涌动的“大合唱”,另一方面阳刚之气的审美一定程度压倒了“奶油小生”,明星转型选军旅剧演军人再好不过。
再次,影视行业的宏观政策发生了很大的调整,商业类型剧重新洗牌。古装剧播出受限,抗战剧、谍战剧的风口也在收紧,“老剧翻拍”遭到重点治理。接下来几年都是重大节庆点,“主旋律中找类型,现实题材找话题”便成为影视创作者选择项目的一条基准线。
在这样的背景下,和国家形象密切相关、具备一定戏剧空间、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lanhaishiz.com/ymly/3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