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

土耳其黑色饮料,征服了欧洲人


                            

原创沐沐

文/沐沐

图文:审稿-蟹黄捞饭、制作-七

制作:讲述者-沐沐、制作-赛安

封面图:壹图网

16世纪中期,威尼斯共和国驻土耳其大使卡佐尼(Garzoni),曾经向威尼斯政府透露:土耳其人每天早上都会喝一小杯奇怪的黑色饮料,他们如此彪悍勇猛,很可能就是因为喝了这种古怪的东西。

多年后,他的继任者莫罗希尼(Morosini)也向威尼斯政府报告:土耳其人经常喝一种黑色饮料,据说是用咖啡树的种子炒熟后,研制成粉末,然后加水熬煮而成的,喝了人会特别精神。

17世纪初,莫罗希尼返回威尼斯,他带回了一些烘焙好的咖啡豆,也学着土耳其人那样,熬制成饮料,用来招待威尼斯上流人士,并大受欢迎,很快就在威尼斯上层社会流行开来。

18世纪咖啡静物绘画

图:国家古代美术馆

据说咖啡在威尼斯传开之后,令天主教神职人员十分担忧,他们觉得这是“撒旦的邪恶发明”,并请求教皇严令禁止基督徒喝咖啡。教皇克雷芒八世(ClementVIII)决定自己先试喝一口,体验一下这种“撒旦的发明”到底有多可怕,然后再做决定。当他喝下一口之后,竟然说:“太美味了!如此醇香的饮料,怎能让伊斯兰教徒独享?咱们也要喝!不用担心,咱们只需为咖啡施洗礼,就可以放心地喝了。”

既然教皇带头喝咖啡,咖啡就以不可阻挡之势,很快风靡威尼斯,并传到整个欧洲,成为欧洲人再也离不开的日常饮品。

18世纪的咖啡屋

图:网络

奥斯曼帝国的咖啡馆

土耳其咖啡,其实最早是源自也门。15世纪中期,在也门摩卡港和亚丁港一带,当地人会将红色的咖啡果摘下来,剔除里面的咖啡豆,将果肉晒干,以文火轻焙后捣碎泡煮,熬成饮料,喝了可以提神。而且文火轻焙后的咖啡肉,还有一种焦糖的香味,饮用起来比嚼食咖啡果味道更好,相比之下,咖啡豆有一种苦涩味,因而丢弃不用。

咖啡树上的咖啡果

图:Shutterstock

大约到了16世纪初,有人发现将略带苦涩味的咖啡豆与果肉一起烘焙后熬煮,制成的饮料更加香浓提神,于是,人们就不再剔除咖啡豆,而是将咖啡豆和果肉一起熬煮。当时奥斯曼帝国驻也门总督奥兹德米尔帕沙很喜欢这种饮料,总督就将这种饮料引入了奥斯曼帝国。

咖啡传到土耳其之后,土耳其人不断尝试新的烹煮方法,后来,他们干脆舍弃了果肉部分,全部用烘焙的咖啡豆来熬煮,这样制成的咖啡更加香醇浓郁,这就是后来风靡欧洲的土耳其咖啡了。

咖啡很快在奥斯曼帝国王公贵族之间流行起来,当时的苏丹苏莱曼一世(SultanSleyman)还有自己的御用咖啡师。苏丹挑选咖啡师非常严格,除了制作咖啡的手艺精湛,还要对苏丹忠诚。据史料记载,有一些御用咖啡师,后来都成了苏丹的心腹大臣。

一位奥斯曼帝国的贵族妇女正在喝咖啡,同时吃巧克力。因为土耳其咖啡不加糖,略带苦味

图:turkishfoodie.


转载请注明:http://www.yemenf.com/ymjt/105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