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专题
经验
分享
一
我今天给大家的方法和建议分为两个板块:心态准备篇、刷题方法及应试技巧篇、作文篇。以下内容是个人总结分享,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取用,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哟。
一、心态准备篇
1.自我认知
我认为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自我认知成熟才能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请思考以下问题:
①六个科目中哪些是我的弱项?哪些是我的强项?(时间花费的侧重点要明晰)
②我目前的语文水平?我的目标水平?(不要天马行空的想象)
③我愿意花多少时间在语文复习上?(这个问题其实不是想让你给出具体时间,而是拷问自己所谓的要提升语文是不是只是一句空话。我看过太多人,每次考完试制定一大堆语文学习的计划和任务,不久后又在语文时间里刷着其他科的作业……)
这三个问题你自己有答案之后,就列一张表格,像这样
第一栏是满分(可能题型有更改,自己调整),低一栏是自己的目标分数(要理性设定哈)。中间的空白则是大家把历次或是重要考试的语文成绩写上去,对比发现问题,精准又直观。
2.心理建设
简单地来说,语文学习急不得,需要循序渐进,不要因为某次考砸了就抛弃正在使用的方法,而是要进行适当调整。也不要因为一次超常发挥考得很高,而忽视自己的语文基础,一心想再现高分。高三一切都要冷静下来!!平常心很重要!!
二、刷题方法及应试技巧篇
高考在即,复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刷题。到了高三,每个科目刷题需要的是“精练”,而许多模拟题出得并不严谨,细细研究反而会扰人心绪。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研究高考题!如果要刷模拟题,最好还是提前把题给老师过目一下,让老师帮忙筛选筛选。求精不求多!
还有就是每次练习完后的总结反思是最应该重视的部分哟,很多同学往往不够重视,对完答案就翻篇了,这样刷题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关于工具准备可以参照上一届学姐冯洁在她的经验交流中说到的:一套近五年/十年课标卷高考真题,一套分题型的课标卷模拟题(不分题型也没关系啦,最好要质量高然后题量大),一本五三,一本汉语词典,若干本子。
下面就开始刷题吧
1.社科文
步骤:
①通读文章。
稍粗略一些,看完之后能够大致掌握主题、主体(写什么)就可以了。如果能用简短的几个词语理一下文章结构就更好了(对第三题可能有帮助)
②审题。
审题审题审题!常常会有同学把正确和不正确看反的,甚至有时候看选项看着看着就忘了题干上本来是要选对的还是错的,成绩出来后才反应过来看错了。所以刷题时就要养成习惯,看到了就圈出来。
③看选项。
把它的出处在文中找到,它是由哪句话“演变”过来的(对,是“演变”,不一定是原话,不要看着稍稍不一样就钻牛角尖),四个选项乖乖看完再选择。
④对答案,总结反思。
总结:研究每个不正确的转述,看它错在哪里,用一个词语概括(eg:范围扩大/缩小,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哪些词语、说法多次出现,下次就要形成免疫系统。
反思:反思自己做题的习惯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PS:社科文作为下笔第一题,文章较长,选项比较又很绕,所以更加要求思维清晰。有的同学在做的时候一旦有一点吃力,就会有一点心烦意乱,直接导致后面解题不顺。所以平时练习考试就要就一定要多加注意,及时调整心态,这也是备考的重要内容。
2.现代文阅读(小说、散文、传记)
步骤:
①通读
边读边画重要的东西,养成习惯
②审题
题干无废字!题干无废字!题干无废字!题干有时会指示你答案有几层,方向是什么……答应我,完答案再回来看看题干。刚开展刷题大计的你会发现我说的不无道理
③再读进行分层、理解、概括
④作答
要乖乖地看分给点,要有条理和逻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参照《锄》这篇阅读对这个提示加以理解
PS:全国卷现代文阅读的选择题一般来说难度不大,但是问答题近几年来都比较灵活,稍稍研究过高考题的同学应该能感受到,高考答案精简扼要,像以往一样套一个模板是无法过关的,要问什么答什么。不过小说、散文、传记离不开它的几大核心要素。如小说: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答案总是围绕着这些来拟订,思维要全面。这种全面的思维和套路式的答案差别在哪里还需要大家自己摸索哦。
一定要树立整体意识!任何部分的理解都不能离开整体,你懂的。
3.古文部分(文言文+诗歌)
这部分做题步骤就略了吧,主要是翻译题要敏感地圈出重点词语和句式,找到得分点。
下面主要强调平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书本上的古文一定要熟读成诵,课文下的注释也要熟悉,背得就更好了。高考文言文中许多字词句式的理解,都需要知识迁移,所以基础一定要打好。向大家安利你们都有的一本选修书(好像叫《古代诗歌散文》,我记不大清了),上面补充了许多必修书上没有的知识点,许多篇目也著名,是用来陶冶情操的上上之选。每个周安排完全自主地翻译一篇课文,语文早自习安排时间读背古文注释。平时考试做到的文言文,也尽量把不懂的字词即使搞懂,最好是尝试再次翻译。一定要多练,多记,多用,培养语感。
诗歌鉴赏题参考现代文阅读的方法
4.默写
这个肯定是要那全分的,然而拿全分不能只靠背。要乖乖默写完每一篇,对,每一篇。而且书写必须规范。
5.语言运用
三个选择题就靠平时积累了,不多说,但是要重视。
其他的运用题题型就相当多变了,补写题,修改题,描述题,漫画题……尽量见多识广,多加思考,反思总结??(主要是我也想不出来有什么要注意的了)
三、作文篇(这里只浅谈一点议论文)
作文可能是大多数同学最头疼的部分了。别说学写作文了,就连我在码字的时候都不知道要从什么地方开始,因为这个板块真的是太庞杂了,要说的东西也太太太多了,真是打脑壳。今天就精简一点,来点干货。如果呼声高涨,之后再给大家补上作文专题。
核心:
现在的作文题型很多,基本上每年的高考题都有一定程度的创新,但是其实都是换汤不换药。从高考作文考察的核心入手,可能就会简单许多。高考要求中学生应当有以下素养:
①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②责任担当③人文情怀④国际理解⑤理性思维⑥自我管理⑦批判质疑⑧健全人格⑨审美情趣……
这几个词语常常拿出来想一想,遇到社会热点新闻,国家大事,就拿出来套一套,词语对应的素材不就有了?遇到材料作文或是组合题,立意不就有了?背背背,一定要背(敲黑板)!
作文它其实和文学作品不一样,有很多套路和规矩。
标题:
一个口诀是“让是用把不动”
让:让××更有温度;让敬畏之光烛照文化传承;别让××成为××之痛
是:(自己组吧)
用:用制度破解××难题;用规则突破“关系”藩篱
把:别把企业责任当口香糖
不:巧诈不如拙诚;××不可亵渎
动(宾):聆听中国真实的心跳
另外,还可以用骈语:以智修己,以志兴邦;身在井隅,心向璀璨;以互助为体,以共进为道……
平时多多积累,学着编一些
记住:标题一定要鲜明地表达出你的观点!简,明,美。
结构:
我通常把作文分为四个部分:
引——简引材料,提出观点
议——充分议论(“辩证看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最常见)
联——联系现实生活、紧扣主题
结——末尾点题,总结升华
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单单凭这个模板是不现实的,但是对于本身作文水平不高的同学来说可能会有些帮助
议论方法: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议论方法,大家可以在平时多加练习:
①探因分析法:由表及里,表层原因→深层原因
如:取洋名之风盛行→一些人崇洋媚外→文化建设的落后
②假设分析法
如:《六国论》
③对比分析法
如年高考作文,小羽卖茶。既可以拿小羽分享制茶方法前后的得失相比,也可以拿勇于创新的小羽与抄袭他人的其他人相比
④意义分析法
对个人,对国家,对民族(由小及大)
PS:议论方法的多样化会使作文更加丰富,再也不用担心写不满八百字啦
素材:
①首选当然是教科书上的素材啦!你有没有思考过教材上的人和事能用到哪些主题下面啊?就拿《烛之武退秦师》来说吧,烛之武老骥伏枥,三寸不烂之舌抵过百万之师;郑伯不拘小节,以大局为重,虚心认错;佚之狐对于烛之武是不是一个伯乐的存在?秦灭六国而统天下又何尝没有舍得的智慧?这些内容你想过没有呢?
②我个人推荐作文素材,就算记不了多少,也可以做一个热点更新补充的工具。而且上面会有一些范文,话题讨论和一些比较有思辨意义的观点,可以一个小组买一本来看,并稍稍讨论。但是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还是不建议了,素材一多反而容易乱,自己斟酌吧。
书写:
不求漂亮,但求工整,工整!这是最低的标准!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过在高三静下心来学习,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之中,祝大家语文都上
二
学习方法什么的真的(//?//)不大记得住了。说些“题外话”好了。1.阅读不读书我真的挤榨不出一点有趣的灵魂(月考作文可见)。看书的话,在高一高二(前期)凭兴趣看,高二后期和高三前期带有目的地功利性地看(嗯,就是为了考试)。
高一高二尽量多看些不同类型的书籍(什么言情啊玄幻啊不在此列,在娱乐版),当你高三看到作文题目时会有方向感(maybe因人而异)。高二后期的话一些思辨性的书有助于在事物之间构建联系,以及引导你深入思考。比如《公正》,《伦理学是什么》,《共同的底线》等等。另外,王开岭的作品值得学习、模仿,还可以当做素材本(高一高二好用,高三的话看你整合能力)。读书之后要有摘抄的习惯,形式多样,可剪可贴可打印可手写,总之,你喜欢就好(高三会见其效果)。如果是高三的小可爱,那也不用心急,该干啥干啥,阅读已经相当于一种放松了,积累的话看自己。2.写作素材可以来源于作文素材的杂志(举一反三举一反三),可以来源于平时读书笔记的积累(吃老本),可以来源于网络(知乎、人民日报(学写议论文的范本、作文纸条以及一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yemenf.com/ymjj/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