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

文摘纳兰容若人生若只如初见,惊艳红尘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健康科普,精选文摘

储杨

容若也忍不住说一句:“这个妹妹我见过!”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春观夜樱,夏望繁星,秋赏满月,冬会初雪。

懵懂初恋的味道,在两颗稚嫩的心中蔓延。

他们私定终身,以为长大了,就能在一起了。

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容若的婚姻,注定不能自已。

表妹的归宿,更由不得自己半分。

那一年,梨花杏雨,绿草青萍,一道圣旨,彻底打破了二人的幻想。

表妹被容若父母做主,送进宫中选秀,与容若再无瓜葛。

从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尘世间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容若写下:

花丛冷眼,自惜寻春来较晚。

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

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

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

今生已注定无缘结为夫妻,余下只剩叹息,只剩相思。

是胸口的朱砂痣,亦或是生命中的白月光,但谁的感情里,没有一丁点遗憾呢?

人呐,应该学着向前看。

或许,容若也曾这样想过。

毕竟没有结果的感情,总归是要消逝,无法拥有的人,总要学着淡忘。

唯有放下,才会有新的开始,可人生拿起容易,放下从来不简单。

一生一双人,当时只道是寻常

康熙十三年,容若大婚,娶的是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可谓真正的门当户对。

大婚那日,容若谈不上多喜悦,如今所娶并非心上之人,总归会触景生情。

但卢氏是个聪慧的女子,她很快感受到了丈夫异样的情绪。

通情达理如她,并没有去追问容若的感伤,只是默默地、静静地陪在他身旁。

这个名冠京城,才武双全的公子啊,是多少少女心中的梦中情郎。

我们可以悄悄想象,卢氏对纳兰容若,或许也是一见钟情呢?

在那个先结婚后恋爱的时代,想要遇见知己,属实不易。

但上天眷顾,给了卢氏机会,亦是给了容若机会。

一开始,二人的感情,平淡、冷清,只是相敬如宾,他们陌生,毫无感情基础。

但频率相同的两个人,终究还是会相互吸引的。

不久后,容若便发现,卢氏也是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女子。

她不仅脾性天真,还能与自己心意相通。

两个人在一起,有什么比灵魂契合更珍贵呢?

某日大雨,容若在书房写字,久久等不到卢氏,于是四处寻找,最后,在院中看见了撑着雨伞的卢氏。

只见她,撑着两把雨伞,一把遮着自己,一把遮着荷花池里盛开的荷花。

这场景,让容若忍不住地问了一句:“夫人为何不进屋躲雨,而是在雨中撑伞呢?”

卢氏笑着说:“这雨太大了,荷花一年才开一次,我怕雨把荷花打坏了。”

对于外人而言,卢氏的行为,显得幼稚,不能理解,但对于容若而言,他的心怕是快要融化了。

这荷花本就是容若栽种的,卢氏心疼荷花,不就是在心疼种花之人么?

就这样,纳兰容若对卢氏日久生情,生活中任何一个片段都显得格外美好。

他们一起数星星、看月亮,一起在院中纳凉,一起携手走过街边小巷,一起看雨打风吹芭蕉叶。

记得在安意如的书中,是这样描写卢氏的:

她浅笑的脸,新阳熠熠,一如她的人,温暖和煦,她爱他爱得那样静好,似是甘心陪衬,为他隐没在不见天光的地方。

只是,好景不长,仅是三年美好的光阴,卢氏便因为难产不幸去世了。

那些美好的过往,也成了纳兰容若心中永远难以忘怀的深情。

只可叹:“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卢氏曾问容若:“夫君,你可知这世间,最悲伤的字是哪个?”

容若不解。

卢氏说:“是‘若’字。”

是啊,但凡“若”字出现,总免不了让人觉得遗憾:

若我从前没有这样选择,会不会活得比现在快乐;

若我从未遇见你,是不是就不用受这离别的苦楚。

后来,纳兰容若写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容若,容若,一生一代一双人,你终究也没逃过情深不寿的命运!

康熙二十四年暮春,容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溘然而逝。

这一年,他不过才三十岁的年纪。

连他的父亲明珠,都曾感叹:“他什么都有,什么都好,为什么就是活得那么不快活呢?”

或许,他太敏感,他太放不开,人生的遗憾,竟抽空他所有的力气。

他是人间惆怅客,不是人间富贵花,可滚滚红尘,谁不是心带惆怅的红尘过客呢?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早一点明白这个道理,他,是不是能快乐一点呢?

来源

十点读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emenf.com/ymjj/402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