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中介这个行业,算是个历史悠久的行业了。古代叫“牙行”,现在变成了“中介”,稍微正经点叫“经纪人”。名称变来变去,好像自古至今,房产中介这个行业做的事情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帮人买房,帮人卖房,中间收服务费。
对于中介行业的态度,古今倒是颇有共通之处。有道是“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时至如今,车船店脚分别对应的司机、水手、店小二、快递外卖形象都至少像个正经行业,唯有牙行对应的中介经纪人,依然在人们的戒备和警惕的目光中,用着现代的工具,延续着古老的职业。
为什么我们买房需要找中介?
因为购房者外行?
购房者外行,中介经纪人专业,所以购房必须找中介。这是我们常用的理由,认为是天经地义。
但实际上,近期房地产行业的大热,无数经纪人涌入各个城市。他们很大的比例都是刚毕业的学生,刚强化培训没几天,要说有多内行?怕是购房者自己多看几天房,都比他们懂得多些。
中介经纪人存在的最大的基础,是购房者对时间成本的购买。再内行的购房者,在兼顾工作、家庭、生活的同时独自承担购房的流程,是相当辛苦的。特别是在二手房的购买中,要找房源,选房,看房,与房东谈判等等,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找中介,节约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房产的非标准化
这个概念可能有点拗口啊,谷歌来详细解释一下,什么叫做标准化。
打个比方一个小区,它的每套房屋都拥有着同样的采光、通风、户型、位置……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房产的各种属性形成了房产的个性,房产的个性使它很难标准化来生产,除非是监狱或者写字楼那样,形成无自然采光、无自然通风的空间,才能进行标准化的建设。
房产是非标准化的商品,那么掌握市面上在售房源的所有信息,对于购房者而言,自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时,有着庞大数据库的中介公司,成为购房者求助的对象。
这就是为什么购买二手房,只能通过中介公司来寻求房源了。
这一点倒是古今中外,房产中介共有的优势。
千变万化的政策
这一点谷歌是深有体会,近期的房地产政策简直是层出不穷。在购房的交易流程中,关于购房资格、上市资格、户口、贷款利率、合同签订、税点、网签流程等等,几个月说不定就变一次,住宅和商业不一样,每个城市不一样,市中心和县级市还是不一样……
不是行内人,不是天天做这些事情的人,就很难一直把握住目前现行的政策了。而且各种条文纷繁复杂,没有个靠谱的、近期刚帮人走过购房流程的中介帮你,你真心很难去走通一整套购房流程。
第三方的保障
购房终归是一宗金额还蛮大的交易,特别是二手房交易中,双方都是自然人进行房产交易,其中充满着各种不确定因素。
公司和公司之间的交易、公司和个人的交易有着种种《合同法》、《消费者权益法》以及业内约定俗成的规则可以遵循。个人与个人、房东与购房者的交易除了签合同,然后照合同履行之外,其他的流程几乎都是相当自由散漫的。
你可能约了看房,房东不在;你可能约了过户,房东一看涨价了他不卖了……甚至房东也可能有着什么难言之隐,房产说不定是被抵押的产业……等等问题,如果没有第三方中介进行一定的居间的话,风险将完全集中在房东或购房者身上。
所以房产中介,在房屋交易过程中还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当然,这一点,大部分中介公司都会尽量在居间合同中避免自己的责任,以减轻风险。但是,在交易过程中对自己的客户进行必要的提醒和劝诫,基本上是房产中介行业公认的正确行为。
为什么我们讨厌中介?
没有为服务与技术付费的意识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不想为电影付费,我们总是满大街问有没有某某电影的资源;我们不想为小说付费,我们总会装一个盗版小说的APP;我们当然也不想付钱给中介,因为我们觉得我们自己去找房、和房东直接谈、自己签合同跑流程的话,这笔钱就省掉了。
有意思的是,我们会爽快地付快递费、外卖费。这些费用显然与中介费相比,技术含量更低、操作性高、可替代性也相当高。可我们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支付。
在商品中,我们会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将商品分为我们懂的商品和我们不懂的商品。服务与技术这种商品也是一样,快递、外卖这种商品,大部分人是理解其中的辛苦和汗水的,比如说从店家走到我家需要5公里,快递费3元,这笔支出我能够理解,而且我认可这样的交换比例。
然而电影、小说,我们会觉得他们很赚钱,所以不缺我一个付费用户;中介的服务,我们觉得他们并没做什么事情,就要收我的好几个点的费用,让我们很不开心。但我们并没有看到房产中介在为我们找房之前,付出了多少成本来收集房源信息、培训经纪人、升级硬件……房产中介又是如何帮我们找到合适的房源,如何找到房东的联系方式,承担着风险为我们与房东谈判等等。
不了解,才会有误解。
良莠不齐素质不高监管不力
房产中介这一行业其实是有法律法规可以遵循的。关于房产中介的成文法全名是《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
问题在于,房地产交易中,各种法律法规条文太多,纷繁复杂。房产中介大大小小的机构在每个城市里都成千上万,要谈监管,简直是无从谈起。
目前虽然房产中介有法可依,但是远远没有到有法必依的阶段。房产中介目前还主要依赖自身约束,而不是社会监督、部门监管。违规成本极低,导致不少中介相当乐于游走在灰色空间中,在大笔捞钱的同时,也在挥霍着这个行业的未来。
不服就干不是对骂就是干仗
房产中介行业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很少是独有的。除了像链家、我爱我家那种巨无霸型的大中介公司拥有的数据库之外,正常的中小型中介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无外乎是专业度和执行力。
专业度可以练、执行力可以抓,没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房产中介行业在竞争起来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你能做的我也能做,凭什么你在这里发传单不让我发?
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群穿着黑西服挂着不同牌子的中介打群架的,对骂的,互相诋毁的……这也让购房者感觉很不好,而且是对整个行业的好感度和信任度都会有所降低。
套路比我走过的路还深
房产中介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突然闯入我们的世界。比如说上午开着会,或者下午晒着太阳,突然一个电话打进来说“先生地铁附近的40㎡公寓您考虑吗?”
骚扰电话几乎是房产中介身上挂着的,甩不脱的标签之一。当你回答说“不买房”的时候,对面老神在在地问:“那您卖不卖房?”让你浑身一片无力,总之能让你的话题转到房子上,毫不顾忌你是否正在进行重要的工作或者在构思一个有意思的方案。
对于这些情况,购房者其实还能够忍受。对于普通人而言,最难以忍受的是,刚挂出来一套房子,然后电话直接被打爆,到不得不换号……这时候,很少有人能够保住自己的理智,不对拨来的电话破口大骂的。
有位购房者说:“我希望中介在我需要的时候出现,而不是无时无刻都可能突然从路边的草丛里蹦出来。”
房产中介会不会被淘汰?
技术不成熟,中介仍有生存空间
自从网络在国内普及之后,很多有识之士都尝试去设计优秀的流程、网站、工具,想要用技术,在线上解决找房与买房的问题。
很可惜,由于不动产的特殊性,再加上技术还不够成熟,找房与买房难以完全在线上完成。买房归根结底是冲动型消费,天生就与在线上冷静理智地挑选对比不合拍,所以即使未来技术成熟之后,购房也许还是会集中在线下进行。
只要购房的任何一个环节必须在线下进行的话,房产中介就有它的生存空间。
糟糕的中介公司即将遭遇寒冬
不管是“房住不炒”还是“租购同权”,都是尽力在削减房产交易的必要性。在不远的将来,也许租房取代购房还遥遥无期,但是政府严密监管房产交易环节,将会成为现实。
不仅如此,阿里与京东都开启了房产板块。以阿里与京东的技术实力、用户范围、业内口碑与金融模块的功能……这些体系集中在一起,将给房地产的交易与租赁流程带来巨大的变化。
如果房产中介还闭目塞听地停留在老的模式、老的经验中不做改变的话,很可能在五年之内被完全淘汰。
尊重→赢得尊重
房产中介行业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客观的,有主观的;有外部的,有内部的;有合乎事实的,也有纯属偏见的。但是这里只能从一个方向来说说这方面问题。
过去的房产中介尊重客户,他们乐衷于解决客户的问题,才能获得起码的社会地位。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房产中介乱象是怎样的呢?客户交钱之前,天天电话催着甜言蜜语哄着;客户交钱之后,人间蒸发不知所踪……“这个客户没价值的,不要跟他多说了”“那个客户都要买了,为什么不赶紧让他立刻掏钱?”……
这些现象,真的很难感觉到房产中介对购房者哪怕有一点点的尊重之意。
只有不在投入产出比上斤斤计较,才能做好服务业。你不能将客户当作是一个个钱袋子,不能将客户当成是你的业绩,而要发自心底地尊重他们,重视他们的疑问、困惑、困难和误解,从客户出发,以人为本,为客户服务。
你应该尊重竞争对手,尊重业内同仁。他们和你一起在为这个行业的明天努力奋斗,每一个人的努力,都值得赞许。不要乐衷于恶性竞争带来的一时快感,也不要竞争失败而心理失衡。
你应该尊重合作伙伴,他们给你提供某一方面的渠道与协助,让你有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服务,让你更具有竞争力。
学会如何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我想,这种心态也许比如何杀客如何截客,会更加重要吧。
点击“阅读原文”看看新房源
赞赏
长按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好儿童白癜风早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emenf.com/ymzz/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