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有哪些还没有流传开来的清新诗词佳句?
整理/拂镜先生
烂大街的句子有时容易和读来有趣的句子混淆。然而读来有趣未必是能够烂大街的。
描景如“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议论如“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
叙事如“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读来皆别致有感,然而排除课文要求背诵的情况,这是绝不会烂大街的。
烂大街的句子有时候并不需要多少背景知识,应当在人读完后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即这句就是他心境的代言,需要急切的分享给他人。
或者可以说,烂大街的句子就是为他人读的,只是为了表现自己。
其实这类句子的特点大都是显而易见的,即多以奇数字为一句,朗朗上口,句意浅显通俗,或言少年情事,或言易逝年华。那么符合这些的很容易筛选出词里的北宋词了。北宋词多小令,沉迷于宴娱之乐,不尚雕琢,自然天真。
反之,慢词多起来的清真以及南宋词,首先就丧失了大众传播里易于上口这一优势,加之雕琢刻削,读来不易理解,所以浑成如清真、高远如白石、绚丽如梦窗,尽管都是是词学家手里常提起的热门词,但在大众眼里,名气都沦为二流甚至三流。
所以简短的小令占了宣传上的好处,也就连带着走北宋路子的词人也出尽了风头,纳兰容若与王国维便是例子。
不想再搞词句了,还是这几天有时间补充点诗句上来吧。
别问我为啥,实在是审美疲劳了。最后来点女词人的句子,这个看看现在每个女作家去世朋友圈的情况就知道,才子佳人的悲喜剧总是大家所喜爱的。
词人我就不介绍了,大家自己百度几篇文章看看即可。
欲凭新句破新愁,笑问落花花不语。
——张玉娘《玉楼春·春暮》
压枕离愁飞不去,西风疑负菊花开。起看清秋月满台。
——张玉娘《浣溪沙·秋夜》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朱淑真《减字木兰花·春怨》
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朱淑真《鹊桥仙·七夕》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朱淑真《菩萨蛮》
欲挽游丝萦好梦,一枝啼血洒春空。
——徐灿《捣练子·春怨》
夜寒不耐西风劲。多情却是无情病。
——徐灿《木兰花·秋夜》
戍楼传箭频催晓。香寒玉枕愁心小。
——徐灿《忆秦娥·初晓》
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徐灿《踏莎行·初春》
一缕水沉烟万缕。画楼十二春风里。
——徐灿《蝶恋花》
(吐槽:这位徐夫人有时候好像韵有点押得不稳,可能是方言入韵的影响,然而清初吴语也不可能偏差那么大啊。不过那个时代女子能文就非常不错了,更何况其词还蛮清新可人的,比不少男人强多了。)
拜月有香空惹袖,惜花无泪可沾衣。山远夕阳低。
——贺双卿《望江南》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暮暮朝朝。
——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
去去莫教重顾影,行行何必更停桡,愁山怨水一身遥。
——吕碧城《浣溪沙》
今年灯市已前尘,何况去年人。
——吕碧城《喜迁莺令》
已信潮音是梵音,沧浪淘洗去来今。百年身世此沉吟。
揭地蛮烟谁扣马,稽天狂海待填禽。楼船高处怕登临。
——吕碧城《浣溪沙》
云外寄书秋浩荡,月中连翼影参差。
——顾太清《新雁过妆楼·闻雁》
可怜秋色无多日,留得残荷听几时。
——顾太清《鹧鸪天·题南楼老人秋水图》
不见夕阳还,画屏山外山。
——吴藻《菩萨蛮》
无计共离觞。踠地垂杨。数声风笛断人肠。从此天涯明月夜,各自凄谅。
——吴藻《浪淘沙》
一般听雨一般秋。不信今年人比去年愁。
——吴藻《虞美人·病》
旧句新吟窗下比。一种凄凉,两样愁滋味。往日伤心谁得已。而今怕又从头起。
——吴藻《蝶恋花》
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芭蕉叶上几秋声。
——吴藻《浣溪沙》
辗转罗衾梦未成,今夜三更,昨夜三更。残春不耐雨声声,春也无情,雨也无情。
——庄盘玉《一剪梅》
性别分割线
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
——辛弃疾《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明朝放我东归去,后夜相思月满船。
——辛弃疾《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辛弃疾《贺新郎》
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
——卢祖皋《江城子》
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刘克庄《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一从恨满丁香结,几度春深豆蔻稍。
——李吕《鹧鸪天·寄情》
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曹组《忆少年》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黄公绍《青玉案》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
鸳鸯从小自相双,若不多情头不白。
——张先《木兰花》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黄庭坚《鹧鸪天》
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朱服《渔家傲》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秦观《画堂春》
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贺铸《踏莎行·惜馀春》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苏轼《沁园春》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鹧鸪天》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苏轼《江城子·别徐州》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相离只解相思死,那解相思未死时。
——毛奇龄《鹧鸪天·赋得鸳鸯沙路远》
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无名氏《眉峰碧》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王雱《眼儿媚》
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光换。
——宋祁《浪淘沙令》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姜夔《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
——姜夔《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
——姜夔《蓦山溪·题钱氏溪月》
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
——高观国《贺新郎·赋梅》
一春多少相思意,说与新来燕子。
——高观国《杏花天》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王国维《采桑子》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王国维《浣溪沙》
已恨年华留不住,争知恨里年华去。
——王国维《蝶恋花》
可哀惟有人间世,不结他生未了因。
——朱祖谋《鹧鸪天·辛未长至口占》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欧阳修《木兰花》
楼外夕阳闲。独自凭阑。一重水隔一重山。
——欧阳修《浪淘沙令》
纵使青春留得住。虚语。无情花对有情人。
——欧阳修《定风波》
早知今日长相忆,不及从初莫作双。
——欧阳修《鹧鸪天》
百种寻思千万遍,愁肠不似情难断。
——欧阳修《蝶恋花》
莫言多病为多情,此身甘向情中老。
——欧阳修《踏莎行》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晏殊《浣溪沙》
东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晏殊《诉衷情令》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踏莎行》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木兰花·春恨》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晏几道《鹧鸪天》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晏几道《鹧鸪天》
欲将恩爱结来生,只恐来生缘又短。
——晏几道《木兰花》
若问相思何处歇,相逢便是相思彻。
——晏几道《醉落魄》
一曲啼乌心绪乱,红颜暗与流年换。
——晏几道《蝶恋花》
不要小看上面的句子,这些句子可都是有烂大街的潜质的。北宋词人出这种句子的比例大,所以师法北宋的纳兰火起来不是没理由的。可是他们为啥没能烂大街呢?这里面隐藏了一个惊天大咪咪,呸,秘密。且听我细细道来。
我们先来看看现在烂大街的几个句子: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你从中总结出什么规律了?没错,基本上都是讲的情事,顺带传授一点人生的经验,而且能出场自带荷尔蒙催情的朦胧效果。
像“人生若只如初见”,只要读到这一句,哇塞,感觉整个人都好像瞬间飘忽了起来呢,回到与Ta初次见面的那一天,白马素衣,彩云红袖,一切都仿佛静止了。
但是突然,一股钻心的疼痛惊醒了你,一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将你拉回了与Ta的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那时候的你和Ta,走得那么决然。本来以为都不会再念起了的,可。。。
这些烂大街的句子基本上都能实现以上功能,但是我找的句子也能完成这样的任务,为啥它们就没烂大街呢?
为啥呢?
因为少了个安如意(好吧,是安意如(╯▽╰))、白落梅啊。
为啥这些烂大街的句子大多七个字啊,还不是为你们做书名准备的。
所以赶紧找个自己对眼的句子,写本书,阿不,抄本书出来,然后就坐拥“才女”“才子”的名号,在家里数钱。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如需查看原文页面,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emenf.com/ymzz/4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