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是告别也是迎接。
一座城,是往事更是未来。
——《再见故宫》
爱上这座城——摄影:王琎
近两年,故宫特别的“火”!
无论是《我在故宫修文物》还是《国家宝藏》乃至于近期很火的《上新了故宫》,都将这个拥有六百年岁月的地方以一个崭新的样貌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而在才女作家安意如的眼中——紫禁城,就像是一出真实的幻梦。它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恢弘乐章,提醒我们正经历着世间变幻和无常。
不知为何,只要闭上眼,
第一时间浮现在我心中的紫禁城模样,
总是带着日暮的苍凉或是大雪的清寒,
沉静之余让人思绪万千。
密雪纷飞中,
多少往事升起沉下,
无声胜有声。
——安意如
《再见故宫》中,安意如将自身骨子里的诗情画意、细腻感性毫无保留的倾洒在这座城里,以故宫为经,以明清人物作纬,透过偌大紫荆城中人们的悲欢,交织出自我内心中的另一层世界,作出一曲荡气回肠的慷慨悲歌。
透过安意如的笔下,书中讲述了一个个我们不曾了解的故事,而她也借着这些故事表达自己对于古典文化的看法。
本周六:阅潮文化再生分享会邀请到知名才女作家安意如与大家一同探讨古典之美。
安意如/作家
安意如,年生于安徽绩溪,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美人何处》《再见故宫》《千山之外》等。曾获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最佳诗词赏析奖(年)。
程铁龙/对谈嘉宾
程铁龙,资深媒体人、主持人、编导、专栏书评作者。
《再见故宫》
再难相见——它属于过往,不属于现今。它无从追忆,也无从怀念。它满目恢弘,又满是疮痍。在它面前,我们始终是过客。再次遇见——去故宫,是每个人一生必须践行的约定。当念想成为现实,这相遇就变成一种似旧还新的再见,一次期待已久的会面。
《人生若只如初见》
安意如这本书也是读诗的参考书,但不是注释书。“沉吟”,不是朗读,不是歌唱,而是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应。感应诗歌、感应诗人、感应诗心。她不是学问家,但她懂诗。因为她懂人,更懂得诗人。
《安得盛世真风流》
唐朝,是古典文学的黄金年代;唐诗,则是古典诗歌的巅峰。
翩翩谪仙李太白、悲悯诗圣杜工部、王维、王昌龄、孟浩然……大唐二百八十九年,只是漫长历史中的星河一转。留下的余晖,却灿烂了整个中华文明。
从初唐新气到盛唐风华绝代,安意如细致梳理唐诗风韵流转,沉心品味极致汉文字之美,尽述其间的点滴感动和体悟,与众分享。
《美人何处》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美人的形象在古典文学中是寄托情怀的重要载体,因为美人之美代表了人世间所有最高洁的事物,也因为美人之脆弱易损所蕴含的无常之感。
《千山之外》
一部以西藏为主题的随笔集,也是一部关于成长与信仰的心灵之书。内容包含主客观两个角度,主观角度是作者本人的西藏旅行和生活所见、所感、所经历;客观角度是西藏的人文历史宗教知识。作者用自己的丰富的阅历和细腻敏感的笔调,描述了一个不一样的佛国净土,以及自己在旅程中不断证悟、蜕变和成长。
--THE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yemenf.com/ymzz/3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