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韩冬通讯员杨静文/图
留学生们和老师一同装扮宿舍。
春节前三天,湖南文理学院学生宿舍里,古巴的李胡奥、也门的大卫、津巴布韦的蕾西、坦桑尼亚的欧里亚接过老师们送来的“虎年礼包”,张罗开了!礼包里有中国结,有一串串火红的灯笼和福袋,还有可爱的小老虎玩偶和发饰……大家巧手来装扮,二室一厅的宿舍里瞬间年味儿十足。
留学在外,家人们最为牵挂。布置的间隙,他们的家人打来电话或者发来视频,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英语,一时间各种语言汇聚。记者打趣询问:“采访用哪国语言?”一旁的国际学院对外汉语教研室主任王雪波博士接过话:“他们的中文也很OK!”
这是4位留学生亲身体验的第3个中国年。戴着“萌虎驾到”头箍的蕾西一边整理灯笼的红流苏,一边嘟哝着“想家了”,眼眶内水雾氤氲。因为新冠疫情,她离家3年多没能回去一次。她说,通过李小龙和成龙的功夫电影认识中国,抵达中国时只会说“你好”,现在跟国内本科生一道上全中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成绩还不错。作为家中最小的女儿,她离家最远,忍不住时常想念远在津巴布韦的父母和哥哥们,寒假空闲下来思乡之情更甚。好在有同样来自非洲的好姐妹欧里亚的陪伴,一起自习、一起吃火锅……“我们家没有冬天,常德的冬天太冷,所以爱上火锅!”蕾西说,在常德过年少不了最爱的羊肉火锅和海鲜火锅。
春节,对于大家口中的“常德通”李胡奥来说,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节日,他观察体会到的是一份对亲情的重视、对文化的传承。去年他在常德的同学家沉浸式体验了一把常德人过年:农历腊月三十去给逝去的亲人“送火”,傍晚一大家人“团年”好热闹,大年初一不出门,大年初二起走亲戚拜年……今年除夕夜,他从学校附近的万达超市买回新鲜食材,和两位留学生一起做了团年饭,煎鸡排、烤鸭、猪肉炖白菜,小方桌上的三个“大菜”出自他之手。“除夕是一年一岁辞旧迎新的日子”,李胡奥打起精神“守岁”,并把看CCTV春节联欢晚会的照片传给远方的妈妈,不忘得意地告知——小品、相声节目里的笑点和包袱,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他同频接收。
聊到新年心愿,李胡奥首先开口:“年,疫情快走,高铁快来。”酷爱旅行的他用脚步丈量过中国的许多城市,最后一站来到常德,爱上这座城市的宁静与舒展,感受到本地朋友们的热情,决定留下来。“交通便捷了,旅行也跑得更快!”
大卫和蕾西、欧里亚同在计算机专业就读,还有一年半就毕业了,他的目标是开公司做生意。蕾西和欧里亚的刻苦在学院是出了名的,“学习好了,想交朋友了,希望有更多交流的机会,多多了解中国文化”,她们对视着,相互补充说出新年愿望和以后的打算,毕业后,她们想留在中国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yemenf.com/ymly/10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