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

非洲,平直的国界线,一个被殖民者肢解的世


北京青春痘医院那家好 http://m.39.net/pf/a_9161386.html

国界线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界线。一般而言,国界线的形成,要么以自然地貌为划分,如山川、河流或者海峡都有可能成为国与国之间的界线;要么以人文地理为主,如民族、信仰和文化也可以成为国界划分的标准。

以上两条划分原则,体现了一定的自然性和不确定性,由此而确定的国界线也就不那么规则,甚至还比较复杂。

但是,我们在面对世界地图时,常常看看一些国家的国界线是比较平直的,有的近乎直线,让人不可思议。

比如沙特阿拉伯与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与阿联酋、以色列、巴勒斯坦与埃及在西奈半岛上的边界,等等,都是比较笔直或者相对笔直的,人为“修剪”的痕迹比较明显。

又比如,非洲大多数国家的国界线都是比较笔直的。有人还专门做了一个统计,非洲59个国家和地区,大约有44%26个按经纬度划分边界,有30%20个之间的边界是直线或曲线状的几何线条,而剩下的只有26%属于自然边界。

由于比例问题,经纬度之分在我们肉眼看来就是横线或者竖线,再加上为数不少的几何线条,整个非洲国家之间的国界线看起来直线就比较多了。

自然形成的国界线一般比较弯曲,人工划定的如果切割蛋糕一样,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规则性。当然,国界线的划分是比较严肃的事情,越是平直的、规则的线条其背后体现的政治性也就越强。

观看中东地区地图,我们很不自觉将目光落在沙特阿拉伯上。事实上,以沙特阿拉伯为分野,中东地区的国界线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北部边界则是英法等国在奥斯曼帝国瓦解过程中,根据《赛克斯·皮科协定》逐渐确定的。这实际上就是英、法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结果。

如叙利亚、安那托利亚南部、伊拉克的摩苏尔地区划为法国的势力范围;叙利亚南部和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现伊拉克大部分地区)为英国的势力范围。英法在这些地区的划分无疑是相互协商的结果。

而南部的边界相对“阿拉伯化”,体现了是阿拉伯各部落或派别各自独立的特征。如阿曼与阿联酋、沙特、也门之间的边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就是未定国界或者边界。

这里面虽然有技术因素在里面,如沙漠地带难以确定边界,但更多地体现了利益的不均衡性,大家都想多占一点,彼此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相对于中东,非洲殖民统治的烙印更为明显。

从年葡萄牙占领休达开始,在此后的数百年里,西方列强从未停止殖民的脚步。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列强在非洲的殖民达到高峰,约有95%非洲领土遭到瓜分,资源长期遭到掠夺。

大家都知道,关于人类进化,学界主流曾有“非洲起源”的假说,人类共同祖先起源于非洲,并从非洲走向全世界。非洲虽然发展较早,但在较为漫长的时期内,一直处于低位发展的状态。

这个时期,非洲大体上以部落为单位,人们到处游走狩猎采食。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是没有明确边界的。再加上,非洲大陆地广人稀,地貌单调,在自发状态下,也很难形成一个自然的边界。

不过,后来发生了地理大发现,西方列强来了。先是葡萄牙、西班牙,后来是英国和法国,再后来就是比利时、意大利、德国等国家。

来的人多了,就要划分势力范围,分割土地和资源,使之彼此不相互干扰。这就是非洲早期边界的成因。不过,非洲有资源的好地方就那么多,列强多了,难免内部就会起了摩擦。

比如,年7月,当美籍探险家斯坦利带领的比利时远征军远程跋涉到达刚果河河口马莱博湖左岸时,他们惊讶地发现此处已经升起了一面法国国旗。这表明法国已经抢先一步。

斯坦利带着任务来的,自然不会空手而回。他立即宣称法国人同当地巴帖克人国王签订的条约无效。于是,对峙局面就这样形成了。

类似的事情越来越多。殖民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各自的势力范围重新界定。终于在年,德、英、法等15个国家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会议。这次会议名义上是解决刚果河流域的归属问题,实际上则是确定列强瓜分非洲的一般原则。

当然,这个原则体现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非非洲人们的意愿遵从,也不是山河不同的自然边界。

这次会议以后,各列强在非洲的势力范围得到初步确认。殖民者铅笔一挥,就这样肢解了非洲。如今我们在看非洲的一些国界是以经纬度为线的,你就知道随意性有多大。

越是简单粗暴的做法,越容易留下隐患,尤其是在国界划分上。非洲一些国家的部落矛盾、宗教冲突,甚至党派之争,很多都是殖民时代留下的后遗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emenf.com/ymjt/79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