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晒书单,真的就有评论怼我:你读的都是鸡汤类的,都没用,多读读历史,一定会对你有用的。
关于鸡汤和别的书对我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以后慢慢来说,但是我特别感谢这位读者给我读历史的建议,因为我也确实在这方面尝到甜头,历史方面的内容充实让我感受到时间的力量并且对现在有绝对的护佑和支持。
知历史,懂来去,见规律
上学时候我不太擅长背诵历史,背了前面忘后面的,后来给历史贴了一个标签:好难啊!
现在经历的事越来越多,不断反思自己好见识世界的过程中,真的感受到懂历史的重要性。
今天分享《公元年》全球化的开端,从开始觉得和我没啥关系,到发现和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关联,这就是历史的作用吧。
从公元年的2.5亿人口到现在世界人口接近80亿,从对地球其他地方的人们生活一无所知,第一次遇到生活在别处的居民,到现在对世界甚至对宇宙有了更多更清晰的了解,从技术是一个稀奇物种,有技术和没技术的国家差距不大,到现在技术成为强国标志。
历史出奇的相似,人们每个时代都在面临生存和发展的考验,多了解一些关于祖先抗争的历史,有助于现在我们升级。
看清了历史,自己那点委屈压抑痛苦不过是自己的格局不够罢了,怪不得别人。知道历史故事也多,懂得历史上的人们尤其那些经历过生命考验又活出自我的人们,我才知道时间和经历放在有价值的事上才是明智之举。
时间只是一个记录,或者有人说在四维世界里,时间就不存在了,懂得了宇宙和世界的规律,再回头来看我们的人生,除了感恩和珍惜每一份体验,真的不再有别的选择。
现在读关于历史的那些事,比上学时候内容更多,却不会比上学时候更犯难,反而非常愿意,争分夺秒并且见缝插针的时间都要读起来。
了解越多,越看到自己的弱小和强大,历史上又有那么多无名之辈,而一人之力可以改变历史的轨迹也不在少数。
想想就觉得很有趣,就像在《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中作者说:社会变化了很多,但是人类的进化并不明显。
多了解一些历史故事,就是现实版的生存教科书。
历史是创新
小学课本上学过一个故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回来,受到了国王的热烈欢迎,在欢迎晚宴上,一些公爵非常不屑地说,不就是看到一块陆地么,这么简单的事,我去,我也能看到。
哥伦布听他们的讨论默不作声,待到他发言的时候,他拿起一个鸡蛋对大家说:我们来做个游戏吧,谁能把这个鸡蛋立起来?
鸡蛋在所有公爵手里转了一圈后,又回到哥伦布手中,公爵没能把鸡蛋立起来。
哥伦布拿起鸡蛋轻轻在桌子上一磕,鸡蛋便立起来了。这时候,公爵们又开始了窃窃私语:这么简单谁不会啊?没人说要打破鸡蛋啊之类的抱怨。
我替哥伦布总结一下:再简单的事情也需要有人去发掘,有人去开拓。一味地说自己也能行的背后就是自己根本不行,没干成。
在《公元年》这本书中作者韩森用朴实幽默的口吻介绍了公元年左右历史上发生的一些故事。
其中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话说:维京人航行到纽芬兰岛的证据是板上钉钉的,而中国人先于哥伦布到达美洲的说法是推测的。——《公元年》
用书中的观点公元年前全球化开始,比偶人航行探险连接起了大西洋两岸已经存在的贸易网络,从而开启了全球化。
到现在高度全球化的时代,因为一场疫情备受考验。
从时间的长河中来看,年前的全球化和现在的各种形式都是一种对惯有模式的创新,是人类对自己的挑战,也是对自然的探索,符合时代和时间的规律。
开放带来机会,交流创造强大
公元年,大多数水手通过“航位推算法”来导航,这意味着他们依靠肉眼以及对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运动的了解来选择自己的航线。——《公元年》
而现在高度发展的运输和武器,让安全和技术升级了太多,可是那时候的人们可能没有想到武器装备的技术差距和战争的勃发会造成什么后果,贸易不平衡影响的是什么?如果一方拥有更多人,另一方能做些什么来弥补?
最难的是为什么人们很难向别人学习?即便对方掌握的是一项明显有用的技能?
人性的傲慢自大和狂妄,让人类失去了更多可以走的公园的机会。
哥伦布用3艘船发现了新大陆,而明朝的郑和同志带了六十多艘相对高级的船,却只是完成了“耀兵异域,使中国富强”。方向决定行动,行动诠释目的。
时间没变,历史成功的基因就是开放和强大的传承
大约在公元年,一位波斯商人曾扬言:我想把法尔斯的硫磺带到中国,把中国的高脚酒樽带到安纳托利亚,再把安娜托利亚的丝绸带到印度,把印度的钢铁带到阿勒颇,把阿勒颇的水晶卖到也门,最后把也门宝剑带往法尔斯。
就是现在来看这位商人的旅行轨迹完全行得通,现在人们绞尽脑汁的想要赚钱的时候,千年以前的人们也在这样想。
但是全球化就是生物进化史,不会对所有物种所有人类都是友善的,对于那些愿意更开放,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人来说,有更多机会让自己的基因和文化传承。
历史中的事件或许不同,但是都在考验人们的心性,面对挑战和机会时候的选择,体验和态度是基础的推动力,财务会多会少,会累积会散尽,心性的成长是永不磨灭的生命之光。
想起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先生一直提倡的:提升心性。一个开放的心是持续成长的心,是能够接纳一切的心,更是包容万物的心,历史的成功基因就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归根结底还是开放的接纳就是强大的传承。愿当代的我们能够在历史中看到时间的力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创造自己生命之光,照亮历史长河某一个点。
就像《公元年,全球化的开端》的评论中有人说:公元年全球化的开端是以中华文化和艺术为开始,公元年工业革命后,英国超越中国成为世界老大,公元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又远超英国,成了延续至今的超级大国,公元年新冠疫情后,我们很荣幸有机会成长在见证历史的时代。
公元年:全球化的开端(全球化难题早已出现,看懂公元年就能看懂今天!)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79.9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yemenf.com/ymjt/11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