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北京签署的路线图协议,为世界提供了进入地缘政治新时代的迷人窗口,美国不再是国际事务的唯一仲裁者。它展示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预示着中东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从左依次为:沙特代表、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伊朗代表
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可能在年才正式断绝外交关系,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深深植根于历史和宗教。
在大国政治方面,中东一直是美国要管的地盘。它的军事资源分布在塞浦路斯、伊拉克、科威特、巴林、卡塔尔和阿联酋的基地,赋予它巨大的影响力和权力。华盛顿的亲密盟友以色列是一个拥有强大外交和国防联系的核武装国家,而北部的土耳其是北约盟友,拥有庞大的万军队。
尽管中东许多国家对美国的领导感到难以接受,但他们从不质疑基本事实。
但年,批评沙特政权的记者贾迈勒·卡舒吉遇刺。美国情报部门在年评估称,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批准了一项杀死或俘虏卡舒吉的行动。造成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由来已久但近期关系紧张。
贾迈勒·卡舒吉
同时年伊朗革命以来,美国与伊朗的关系已经紧张了几十年,这使得美国无法在这两个中东大国之间做和事佬。
但是,中国从沙特阿拉伯购买了大量石油,并与伊朗保持密切联系,才促成沙特伊朗和解!同意恢复外交关系。
从历史看,伊朗与沙特的冲突是两个地区大国之间的长期竞争,有着深厚的宗教、历史和政治根源。这场冲突有时也被称为中东冷战,因为它涉及也门、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等国家的代理人战争(他们支持敌对双方和民兵的冲突)。冲突加剧了海湾地区的紧张局势,加深了穆斯林之间的宗派分歧。
冲突可以追溯到年的伊朗革命,该革命推翻了美国支持的沙阿,并在阿亚图拉霍梅尼的领导下建立了伊斯兰共和国。与美国结盟的逊尼派君主制沙特阿拉伯将伊朗的什叶派革命意识形态视为对其地区影响力和安全的威胁。从那以后,两国一直在争夺穆斯林世界的领导地位和影响力,经常在油价、核野心、人权和恐怖主义等问题上发生冲突。
冲突在年达到新的高峰,当时沙特阿拉伯处决了一位著名的什叶派神职人员谢赫尼姆尔,后者被指控煽动针对沙特政权的暴力行为。伊朗谴责处决是“神圣的报复”行为,伊朗抗议者冲进并放火烧毁了沙特驻德黑兰大使馆。沙特阿拉伯的回应是切断与伊朗的外交关系,并领导阿拉伯国家联盟断绝或降级与德黑兰的关系。
这场冲突似乎在年走向一场可能的战争,当时伊朗被指责袭击了沙特石油设施,扰乱了全球石油供应。美国还指责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国际水域上空击落了一架无人机。这两起事件都引发了人们对伊朗及其盟友与沙特阿拉伯及其盟友(包括美国)之间发生军事对抗的担忧。
然而,在-年,两国开始表现出缓和紧张局势和进行对话的意愿。这部分是由于国内政治的变化(如伊朗选举温和派总统易卜拉欣·雷西)和国际动态(如美国从阿富汗撤军)。自年底以来,中国还在促成双方高级安全官员在北京进行秘密会谈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会谈导致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于年3月10日星期五意外宣布,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同意在两个月内恢复外交关系并重新开放大使馆。该协议被誉为一项历史性突破,可为在结束也门和叙利亚的战争、稳定伊拉克和黎巴嫩局势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和COVID-等共同挑战等地区问题上开展更多合作铺平道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yemenf.com/ymjt/10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