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也门 > 也门简介 > 劫机与反劫机的那些事儿
当前位置: 也门 > 也门简介 > 劫机与反劫机的那些事儿
世界第一次有记录的劫机案,
发生在年的秘鲁。
那年秘鲁爆发了反对独裁者莱吉纳的革命。
5月,革命者劫持了一架泛美航空公司的福克VⅡa/3m(F-7)邮政飞机,打算去首都利马上空撒传单。没等传单撒成,革命就成功了,革命者作鸟兽散,既没有伤人,也没有毁机。第一次劫机案,以颇具南美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文学气质,“不靠谱”地走进历史。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劫机与反劫机的那些事儿。
一.恶魔的第一次
犯罪升级
二战结束后,东欧变天,美苏翻脸,各自拉上小兄弟,冷战开始。按照丘吉尔的说法,“铁幕”落下,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一直延伸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东风吹破,人心惶惶,东欧大量居民闻风西逃,少数极端者就打起了飞机的主意。年7月,3名罗马尼亚人劫机出逃,杀害了一名机组人员,成为世界首起劫机命案。劫机,开始释放人类内心的魔性。到年,见诸媒体报道的劫机案件一共发生了23起,多数劫机者来自苏联控制下的东欧国家。
而让美国感到切肤之痛的第一次劫机暴力犯罪跟政治没关系。年11月,一名叫杰克·格拉汉姆的人在他母亲的行李中放了一颗炸弹,将一架飞往丹佛的航班炸毁,包括他母亲在内的机上44人全部遇难。格拉汉姆的目的是骗取他母亲的保险金。这种畜生理所当然地被判处死刑。
年,大胡子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游击队夺得古巴政权,深恐被革命政权清算的古巴人投奔怒海,寻找未来。除了乘坐游泳圈、筏子、汽油桶,一些人想到的还是劫机,去迈阿密,去美国,哪儿都行,只要不是古巴。逃往美国的劫机案迅速攀升。第一个反例出现在年5月1日,一架国家航空公司(NationalAirline)的航班被曾在美军服役的拉丁裔人奥提斯劫持,投奔古巴。但事过不久,古巴怀疑他是美帝卧底,把他关了起来,直到年才放出来。这位仁兄后来也想乘筏子逃离这个是非之地,失败后被捕“二进宫”。无论如何,奥提斯提醒美国政府,人脑是有差异的,有投奔“自由”的,就有向往“革命”的,这被后续一系列劫机案证实。应航空公司和联邦调查局要求,一些航班上开始配备武装警卫。年9月,肯尼迪总统签署法律,劫机犯因“空中强盗”行为最高可判20年有期徒刑直至死刑。
从年到年,世界范围内劫机案迅速攀升到起。“铁幕”那一边的苏联,这位奥威尔笔下的“老大哥”自己也不消停。年,6名持不同政见者在爱德华德·库兹涅佐夫和原苏军飞行员马克·迪米谢茨组织下,伪装去参加婚礼,买光了一架列宁格勒至普里奥焦尔斯克航班的机票(这架安-2飞机,能坐12个人),计划逃离“动物农庄”,前往瑞典。然而消息泄露,当年6月10日,苏联内务部在列宁格勒附近的斯莫尔诺亚机场将他们尽数抓获。这是苏联第一次见诸媒体的劫机案。
△20世纪70年代是劫机犯罪的高发期,犯罪动机多种多样。年,美国杀人犯乔治·怀特越狱后劫持了一架达美公司的航班,索要万美元人质赎金,创下当时天价勒索纪录。飞机后来飞往阿尔及利亚,怀特从此人间蒸发,直到年在葡萄牙落网。这是当年联邦特工把装满赎金的行李箱送给怀特。
苏联第一起让劫机者得手的案件发生在年10月15日。立陶宛人普拉纳·布拉金斯卡和儿子阿尔杰达劫持了由巴图米飞往克拉斯诺达尔的一架安-24。在空中,机组人员与劫机者发生搏斗,只有19岁的空姐娜佳·克琴科被杀害,另有几名机组人员受伤。飞机随后飞往土耳其的特拉布宗。土耳其把飞机和乘客交给苏联,拒绝了苏联的引渡要求,将布拉金斯卡父子判刑入狱。刑满后,爷俩改名换姓,移民美国。年,在一场争吵后,魔性复发的儿子用一根棒球棍敲碎了77岁老爹的脑袋。
与中国有关的劫机案发生得也很早。年7月16日,国泰航空一架租给澳门航空运输有限公司的水陆两用飞机,于澳门新口岸起飞后被4名中国男子劫持。乘客激烈反抗,劫机者枪杀机长,飞机失控坠毁于珠江口。机上22人死亡,只有一名劫机者生还。这是世界第一起因劫机导致的坠机惨案。
多数媒体说,年5月5日的卓长仁劫机案是新中国第一起劫机案。其实早在年6月1日,新疆乌鲁木齐管理局一架安-2型号飞机,在执行乌鲁木齐至哈密的航班任务时就曾被劫持。劫机犯张楚云因政治问题被单位审查。他带着玩具手枪、体育教练手榴弹、假炸药包、大扳手和地图,购买机票登机。待起飞后,他试图劫机逃往国外,被机组成功制服。有专家说,这才是新中国民航发生的第一起劫机案。
道可道,非常道
航班屡屡被劫,原因是世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以意识形态划线。你那边的犯罪疯子,可能是我这边的“自由战士”。我这边的冷血屠夫,没准是你那边的“革命英雄”。这使恐怖分子不难在东西方集团之间能寻找到生存的缝隙。和一般的刑事犯罪分子不同,他们有明显的政治诉求,要挟相关国家政府,而且一旦谈判失败,轻则毁机,重则撕票。
世界第一起恐怖分子炸机杀人案发生在年10月6日,由巴巴多斯飞往牙买加的号古巴航班被恐怖分子炸毁,73人遇难。有证据显示,凶手是反卡斯特罗的古巴流亡者以及当时委内瑞拉右翼独裁政府的秘密警察,这些人和美国中情局有瓜葛。
△年参与恩德培机场营救人质任务的以色列空军机组,背景是C-运输机。严打劫机犯罪,特别是恐怖主义劫机犯罪,此后越来越成为世界共识。
这前后的几年进入恐怖分子劫机的高发期。
恐怖分子不仅要求释放同伙、索要赎金,更倾向于得手后炸毁航班。年5月8日,比利时萨贝纳航空公司号航班由布鲁塞尔前往以色列卢德机场,中途被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劫持。飞机在卢德机场降落。次日,以色列特种部队在埃胡德·巴拉克中校(曾任以色列国防部长、总理)的带领下,仅用90秒就消灭2名恐怖分子,活捉2名。除一名人质死于流弹外,机上名人质全部获救。这是世界第一次特种部队反劫机的成功案例。
年6月27日,从以色列特拉维夫飞往巴黎的法航航班(空中客车A)遭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人解阵,PFLP)和联邦德国的巴德尔-迈因霍夫集团(“红军派”)合伙劫持,降落于乌干达恩德培机场。恐怖分子扬言,如果以色列和联邦德国不释放他们关押在狱中的“同志”,就杀掉手中所有人质。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年7月3日深夜,以色列特种部队乘坐C-运输机千里奔袭,将恐怖分子歼灭在恩德培机场候机大厅。除2名人质死亡、1名人质不在现场外,其余余人全部获救。交火中,特种部队队长约尼牺牲,他是现任以色列总理本·内塔尼亚胡的亲哥哥。这成为世界第一起远程解救被劫机上人质的案例。
道可道,非常道。
从这之后开始,
人类向自身的魔性正式宣战。
二.反恐四天半
惊魂时刻
年10月。
13日11:00,汉莎航空公司LH号航班从西班牙属地马洛卡起飞,前往联邦德国(当时德国还未统一,人们习惯上称之为西德)的法兰克福。这是架波音,机上有乘客86人,5名机组人员。今天星期四,有的乘客明天可以在法兰克福过周末了。
13日约11:30,号航班经过法国马赛上空。4名有阿拉伯口音的旅客站起身,手持枪械,劫持了飞机,他们自称来自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其中一名自称马哈茂德的男子拿着手枪冲进驾驶舱,将副驾驶维尔特赶出来。此人命令机长于尔根·舒曼飞往塞浦路斯的拉纳卡。机长说油不够,航班改飞罗马。
13日17:50,加油后的号航班离开罗马,前往塞浦路斯。此前恐怖分子要求释放关押在西德监狱内的10名“红军派”恐怖分子以及两名关押在土耳其的同伙,索要人质赎金万美元。西德内政部紧急同意大利政府协商,认为飞机不能离开罗马,但是未能与意大利政府达成一致。
13日20:28,号航班抵达塞浦路斯的拉纳卡。
13日约21:30,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驻当地代表赶到,试图劝说恐怖分子释放人质。马哈茂德大骂巴解代表,双方激烈争吵。巴解代表最终只能离开,谈判失败。
13日22:50,航班机长请求飞机飞往贝鲁特,被告知贝鲁特机场已经关闭。之后贝鲁特机场又重新开放,但拒绝航班降落。飞机飞过贝鲁特上空。马哈茂德试图让机长飞往大马士革、巴格达、科威特,均被告知这些机场拒绝让这架飞机降落。飞机只得飞往巴林。
14日1:52,油料不够了,机长驾驶航班突降巴林。一着陆,飞机立刻被巴林军警包围。马哈茂德用无线电通知塔台,如果5分钟内不把这些军警撤走,就杀掉副驾驶。手枪顶上了副驾驶的脑袋……巴林军警撤走,飞机加油后飞往迪拜。
14日5:51,副驾驶操纵飞机降落在迪拜。在迪拜,恐怖分子要水、要吃的,还有药品。机上垃圾也需要来人运走。机长趁机把有关恐怖分子的消息散发出去。外界此刻才知道,机上恐怖分子为2男2女。遗憾的是,有关媒体进行了报道,让恐怖分子有所发觉。马哈茂德可能是通过机上的电台获得了有关消息,他威胁要杀死机长。
15日早晨,航班已经在迪拜停了一天一夜。恐怖分子提出的要求没有得到西德政府的回应。迪拜当局也拒绝给飞机加油。他显得有些不耐烦了,声称要杀死人质。迪拜当局最终屈服,同意给飞机加油。这一天,西德总理府国务部长汉斯-于尔根·维什涅夫斯基和另一个神秘男子赶到迪拜。
16日12:20,航班在滞留两天多后离开迪拜,飞往阿曼的萨拉拉,但是当地机场拒绝让飞机降落。飞机加注的燃油就够飞到南也门的亚丁。
16日14:27,航班飞过阿曼上空,进入南也门空域。亚丁机场两度拒绝了飞机的降落请求,把两条主跑道堵满了汽车。飞机只能在空中盘旋。情急之下,副驾驶只能驾驶飞机在亚丁机场主跑道旁边一块稍微平整的沙地上紧急迫降。马哈茂德怕飞机有损坏,让机长下去检查。机长仔细检查了起落架、发动机等重要部位。恐怖分子等不及,数次催他马上回来,否则就炸机。机长如此拖延,动机不明。后有人推测,他是建议南也门政府有关人员同意恐怖分子的请求,乘客和机组已经身心俱疲,不能再折腾下去了。机长一返回机舱,恼羞成怒的马哈茂德就让他跪在机舱地板上。还不等机长申辩,马哈茂德就开枪了。机长舒曼,曾经是德意志联邦国防军空军F-战斗机飞行员,就这样惨死在恐怖分子枪下。
17日6:00,航班再度加油,由副驾驶驾机起飞离开亚丁,飞机进入北也门、沙特阿拉伯,折返回南也门后南下,直奔非洲之角索马里。
摩加迪沙
17日,6:22分,航班在没有通知当地塔台的情况下,突降索马里摩加迪沙机场,降落姿态非常完美。连恐怖分子头目马哈茂德都大为惊叹,副驾驶因此获准可以离开飞机。但副驾驶认为同事们还在,乘客们也在,他一个人不能走,坚持留了下来。恐怖分子说,他们这回哪儿都不去了,就留在这。他们残忍地把机长的尸体扔到跑道上。
17日清早,西德政府总理施密特正在与索马里总统萨义德·巴雷交涉。施密特指定维什涅夫斯基为特使,火速赶往索马里。维什涅夫斯基赶紧赶到沙特的吉达港,搭乘一架汉莎航空公司的航班飞往摩加迪沙。他身边那位神秘男子同机随行。与此同时,西德科隆-波恩机场起飞了一架波音。
△艺术家笔下的摩加迪沙营救人质作战,有些细节真实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比如前缘包着橡胶的冲锋梯,突击小组登机等等。
17日16:00,恐怖分子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西德政府必须释放关押在狱中的“红军派”恐怖分子,否则就炸机。在进行炸机准备的时候,恐怖分子得知,西德政府同意释放关押在狱中的恐怖分子,但一段时间后这些人才能抵达摩加迪沙。恐怖分子见要求已经初见成效,同意把最后期限设定在次日凌晨2:30。
17日20:00,那架波音飞机途经埃塞俄比亚,降落在摩加迪沙。航班上的人对此一无所知。这架波音上所有的灯全是关着的,完全融入夜色。
17日23:00,现场负责与恐怖分子谈判的西德代表告诉马哈茂德,被释放的恐怖分子已经乘飞机到了埃及开罗,飞机加油后不久就会与他们会合。西德代表还要马哈茂德通过电台向他们汇报人质的健康情况。
绝杀时刻
17日23:50,航班正前方不远处突然火光冲天!火焰高达五六十米。马哈茂德和另外两名恐怖分子赶紧跑进驾驶舱,试图看个究竟。到底是怎么回事,包括恐怖分子在内,机上谁都不知道。
18日00:05,飞机登机口和机身后边的紧急逃生门突然打开!一名正对后舱门的女性恐怖分子本能地想要开火,但还来不及做出反应,就被闯进来的突击队员点射击毙。另一名女性恐怖分子躲进厕所,开火反抗,随即招来突击队员密集火力的回击。这名女性恐怖分子没死,但身受重伤,彻底失去了反抗能力。马哈茂德挨了几枪,还是扔出了两枚手榴弹,但是都落在了座椅下,没有炸着突击队员。后面上来的突击队员随即用MP5冲锋枪当场将其打倒。最后一名男性恐怖分子,还想开枪还击,没有机会了,一颗子弹飞来,彻底将其爆头。那一边,正是那位随维什涅夫斯基赶来的男子,手里的史密斯·韦森左轮手枪还在冒着轻烟。
18日00:16,反劫机行动结束,历时11分钟。事后统计,恐怖分子3死1重伤,3名人质轻伤,突击队员仅有一人轻伤。这是人类反劫机历史上,做得极为干净利落的一次行动。
那堆大火,是索马里军方放的,为的就是把恐怖分子吸引到驾驶舱,减轻对客舱旅客的威胁。而这些突击队员,来自那架波音,属于联邦德国第九边防大队(GSG-9)。领头那位汉子,就是他们的队长乌尔里希·魏格纳上校。
△将恐怖分子歼灭后,GSG-9突击队员疏散旅客。他们穿了防弹背心,但没有戴头盔。右侧的突击队员手里是一把早期的MP5-A2,固定枪托,弹匣是直的。
幕后
西德政府决心武力拯救人质,实际在航班抵达迪拜的时候就已经定下来了。维什涅夫斯基和魏格纳到达迪拜,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和迪拜当局协商,解决人质危机。但是关键时刻,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恐怖分子枪杀机长舒曼后,西德政界高层更坚定了决心,与如此丧心病狂的恐怖分子妥协,以后就可能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西德政府同意释放狱中的恐怖分子,其实是个烟幕弹。
航班被劫持的时候,GSG-9实际上已经在波恩附近的一个机场紧急待命了。在基地训练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对波音的构造了如指掌,在待命这段时间又加紧进行了实战模拟训练。最后登上波音赶往索马里的特种部队成员一共有31人,含领队1人。在摩加迪沙降落之前,飞机上实行了灯火管制,为的是不让恐怖分子觉察。
△时任德国总理施密特(右)接见魏格纳。
魏格纳佩戴着左轮手枪。
飞机一落地,魏格纳就和战友们制定了行动方案,先在队员中划出两个小组,每组2人,担任观察和队友间的通信联络任务。另外3个小组,每组4人,分别从前舱登机口以及两侧机翼附近的紧急逃生口向里突击。魏格纳亲率攻击前舱登机门的小组。其余队友,做预备队。在迪拜期间,魏格纳和英国SAS(特别空勤团)建立了联络。SAS专家建议,所有突击队员从一个舱口突入,然后分两路,一路对付驾驶舱,一路对付客舱。做出这样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波音机内空间并不大,这样可以在有限空间内集中火力。但是魏格纳还是坚持,只要是能进去的通道,就要进。当然,这冒了一定风险。一旦这组快了,那组慢了,可能先进去的就面临人手、火力不足的困境。但事后看,GSG-9绝非浪得虚名,队员之间配合相当精确,行动同时同步,无可挑剔。
实战证明,魏格纳是对的。如果大家都从一个入口冲进去,会挡住后方队员的视线。位于某些角度的恐怖分子就有了判断的时间,人质和突击队员就可能有危险。这一切都因为波音机舱是一个狭窄空间,机舱宽度只有3.53米,而两排座椅中间的过道宽度仅有45.1厘米。所以一些传统的CQB(室内近距离)战术根本不适合反劫机作战,一些野战战术就更不用说了。因此,GSG-9摩加迪沙作战很快被包括SAS内的各国反恐部队作为经典反劫机案例。
△GSG-9突击队员凯旋
在攻击器械的选择上,GSG-9显然也花了很多心思。当时,他们还没装备车载自动升降的攻击梯(即便当时有,也没法装进波音),用的是铝合金的梯子。为了隐蔽,梯子是黑色的,而且与机身接触的部分包上了橡胶,这样就做到静音无声。在迪拜的时候,SAS曾经向魏格纳提供了强光震爆手榴弹,但魏格纳再三考虑,最终没用,因为他担心爆炸后产生的碳酰氯会造成客舱失火,反而不利于救援。
突击队进入机舱的一刹那,用德语向乘客喊:“我们是来救你们的,趴下!”这无疑提醒乘客及时采取措施,以免被弹雨误伤。恐怖分子被消灭后,GSG-9迅速组织乘客从紧急逃生门逃离飞机,体现了非常高的善后素养。当队长用德语通过无线电向波恩喊出“春天,春天”的时候,人们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是胜利的暗号。
这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三.说说反劫机装备
如果你是一名反劫机特种部队队员,
至少需要以下装备。
01一支精准、可靠的冲锋枪突击队员在营救机上人质时,与野战条件完全不同。电影里大英雄稀里哗啦一阵扫射,那是骗小孩的。反劫机行动中,特种部队选择的是短促、精确的点射。机舱空间狭窄,这要求你的冲锋枪尺寸不能太大,否则施展不开;准头不能太差,否则会伤及队友或人质;最重要的,是可靠,一旦关键时刻卡壳,倒下那一个就有可能是你。所以,MP5系列冲锋枪凭着过硬性能,成为英国SAS、德国GSG-9以及法国GIGN(国家宪兵特勤队)等大牌特种部队的首选。当然,俄国人对此可能不太感冒,他们喜欢用自己的独门兵器,比如AK-74SU,以及近年推出的“野牛”系列冲锋枪。
02手枪,一把不够带两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左轮手枪不卡壳,一直是特种部队青睐的由头。然而GSG-9在摩加迪沙作战中发现,7.62毫米左轮手枪里只有6发子弹,根本不够用,威力也偏低。恐怖分子马哈茂德扔出手榴弹的时候,身上已经中枪了,但是居然还有能力反抗。机舱过道很窄,这位突击队员的左轮手枪里没子弹了,非常危险。幸好后面队友冲上来,手疾眼快,利用与战友之间很窄的空隙,抢先开枪,干掉了马哈茂德。年12月24日,4名阿尔及利亚恐怖分子劫持法航航班,法国GIGN特种部队用的也是左轮手枪(MR73宪兵型),问题也是一样的,何况4名恐怖分子用的是火力超猛的AK-47。这次行动,4名恐怖分子全被击毙,GIGN也有9名队员负伤,27位乘客轻伤。这之后,世界反劫机特种部队纷纷换装自动手枪。GSG-9现在用的是德国HK公司USP大威力自动手枪和奥地利格洛克17自动手枪。GIGN基本用上了比利时FN公司5.7毫米自动手枪以及瑞士赛格公司P自动手枪。英国SAS则换装了赛格的P。这些先进的自动手枪,弹夹容量至少相当于左轮手枪的两倍,而且弹药威力大。最重要的是,这些手枪故障率非常低,值得信赖。不过,很多特种部队队员在使用自动手枪的时候,还是不会忘了再带上一把装满子弹的左轮,这叫情有独钟。
03“蛇眼”在很多大片中,我们经常看到特种部队用软管内窥镜窥测狭窄空间内恐怖分子的动向。在反劫机作战中,这也是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这也就是特种部队常说的“蛇眼”。现在国内也有很多厂家生产这种设备。一般来说,“蛇眼”的镜头直径通常在5毫米以上、10毫米以下,能传递静态画面,也可以传递动态图像,能同步,支持回放,很多还有防抖功能,好比带着一根细长管子的数码相机。
04静音电钻如果没有钻孔,“蛇眼”也会瞎。所以必须有打孔设备,同时还不能让劫持飞机的恐怖分子听到声音。在现代民航飞机上,这种打孔电钻可能碰上金属蒙皮,也可能碰上复合材料。所以,要求钻孔速度快,且必须可调,正反转噪音都要小。体积要小,组装方便,零组件少,而且不能特别沉。现在国内研制的一些静音电钻已经是镍氢大容量电池供电了,一次可工作三四个小时不用充电,对于执行任务来说足够用了。
05梯子不是小事在GSG-9摩加迪沙作战案例中,梯子是一个关键因素。波音舱门离地面2.62~2.74米,即便是人高马大的德国人,也不可能够得着,所以梯子就很重要。作为专业反恐产品,冲锋梯技术指标很严格。比如承重强度,国内某款警用冲锋梯的动态冲击要求大于千克,静态承重大于千克,这都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它展开后的最大高度只有4.5米。波音舱门离地面4.11~4.29米,这种梯子还勉强能用。而空中客车A舱门离地面4.4~5.5米,如果算上梯子的倾斜角度,突击队员在登机的时候,前面可能会有半米以上的“门槛”,显然影响突击速度,所以它无法成为反劫机专业冲锋梯。在GIGN解救法航班机的案例中,攻击前舱的突击队员采用的是航空公司的旅客登机梯,开门的队员在打开门后险些掉下去,最后靠着一把好身手扶住了门框。一旦掉下去,近4米的高度,可能造成重伤。所以在以后的训练中,各国特种部队均采用了带有液压折叠梯的反劫机专用突击车或者液压升降平台,打个比方,就是把电动扶梯或直梯装到汽车顶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登机问题。但是汽车目标大,被机内恐怖分子发现的概率也就大,所以这些设备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冲锋梯,适合波音这样的大家伙。
△法国GIGN突击队员正在用机动式冲锋梯进行反劫机演习。这是一个经典的突击小队。突击队员的MP5冲锋枪加装了强光手电,是为了适应机舱内昏暗的环境。反劫机战术一直被世界各国特种部队视为机密。不过我们结合有限资料推测:画面中第一个队员负责开门,第二个队员往里扔强光震爆弹,这两个人通常不参与首轮攻击。后面拿手枪举着防弹盾牌的队员作为主攻组,追求的是机动、迅速,锁定恐怖分子,抢先开火。再后面拿着冲锋枪的队员作为助攻组,用火力更猛烈的冲锋枪支援主攻组。最后面的队员是后援,一旦前面的突击队员有伤亡,马上顶上去。
至于搭人梯等登机方式,
不能说完全没用,
但是要求突击队员必须具备
杂技演员一样的好把式。
就像你不能说胸口碎大石不算本事。
这就是另外的话题了,
今天咱们就说到这儿。
广告
微店支付系统已经恢复正常,
您可随时下单购买,
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9天8晚
让我们在浪漫的海岛
听
海浪轻唱
发动机的轰鸣
鸟语
虫吟
亲身参加航空航天海事防务展
而后置身真正的荒野
和雄鹰比肩
邂逅林间的飞翔的精灵
风上风云|云端故事
航空知识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yemenf.com/ymjj/7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