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故坠金鞭,回头应眼穿
门前行乐客,白马嘶春色
钗重鬓盘珊,一枝红牡丹
风帘燕舞莺啼柳,妆台约鬓低纤手
伊人如玉,冰清玉洁
王昌怡同学是我校大三学生
她只是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热爱汉服的平凡女生
但她就像一颗珍珠闪烁着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虽为沧海一粟,但却熠熠生辉。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
唯有你是我心中所钟
人生总是很短,可以做到用一生爱一事
岁月静好,浮世翩跹
花开花落几度秋,缘起缘灭几度尘
伊人如玉玉洁冰清
微醺午后,女子娓娓讲述
她和她所爱的故事
自己在初中的时候就喜欢读文学书籍,像安意如的《思无邪》,它讲述的是诗经的故事。而在高中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汉服,那是cosplay的一件宋被。当时只是感到好漂亮,想古代的小仙女一样,想了解更多汉服的制式。
昌怡耐心地解释,说:“其实汉服汉服的形制主要有“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上衣下裳”制(上衣和下裳分开)、“襦裙”制等类型。汉服的款式以交领(兼有圆领、直领)右衽为主要特点,无口、系带,宽衣大袖,线条柔美流动,飘逸灵动。而交领有衽是贯穿始终的灵魂所在。”
只一眼
爱变成一种天赋
在问到为什么喜欢汉服的时候,昌怡对青青说:“汉服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小部分,我还喜欢首饰制作,古典书籍等等。对汉服的喜爱不如说是对传统文化的喜爱。而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可能最早处于一个少女情怀吧,诗经啊,唐诗啊,这些文化我觉得像清流一样,能够洗涤心灵。而从这种少女小我到那种囊括百家的大我是我经过很长的时间来学习和沉淀得到的。而我现在认为传统文化是我生命中的一种存在,我研究和学习它。但是在我闲的时候或者不去接触它的时候它也会影响我,悲伤时自我开解啊,想想那些仁人志士的故事,而且我为人处事时也会受它影响,比较平和。”
人生难得一知己
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
山青青,水碧壁,高山流水韵依依
小轩窗正梳妆
浅笑繁华陌路,默然似水流年
这红尘滚滚,有你,真好!
她喜欢和同袍一起汉服出游,汉服摄影,中秋重回,花灯佳节,可见我们的身影
她说:“以前自己一个人经常被围观,别人觉得自己好奇特,现在跟好多同袍一起,很开心。”
秀衣党和国学党
她并没有回避这样一个争执性很强的问题
“我觉得秀衣党是一个中性词,没有褒义也没有贬义。很多人是从喜欢汉服,而开始了解传统文化的,也有很多人是像我一样,喜欢国学,研究汉服制式,做一些小首饰。没有必要用国学束缚汉服。我们可以一起秀衣,也可以一起学习国学
而对于‘汉服圈’她没有一味的推崇,而是很理智。”
“我们现在可以做很多活动,但是却缺少领军人物,让我们更有组织性一些。”
咏絮之才林下风气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去处,
桃花依旧笑春风
佳人慧中,扫眉才子。
浅笑繁华陌路,默然似水流年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我不觉得汉服摄影是穿着汉服拍照,它突出的不是人物而是意境。是一种写意美,这在中华的文化上很常见,而且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她不简单追求浮华奢靡之美,而是内在金玉之才她对我们解释到:“现在很多人都爱说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这原意却是悲惨凄凉的,是征夫在外,思念爱人。现在很多人都误用了
我本不想只追求汉服的美,它只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小部分
我想,穿着汉服,多一些内在的美。”
她是一个平凡人
但是她对于汉服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付出
却永远是不平凡的
青青希望每一个都能
爱其所爱,欢其所欢,悲其所悲,感情所感
繁华一场,不负归途
人生短短几个秋啊
不醉不罢休
东边我的美人儿呀
西边黄河流
来呀来个酒啊
不醉不罢休
愁情烦事别放心头
文案编辑
齐媛媛
部分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视频
余思雯袁宗玲江小红
本期责编
欧阳远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emenf.com/ymjj/4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