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

杨关庆ldquo武汉加油rdq


面对“武汉加油”与“风月同天”,国人议论纷纷,有人说要多读书,否则只会喊加油;有人说两者没有高下之分,都表达了对武汉人民的关心和支持。我觉得,两者各有千秋,前者通俗易懂,后者富有文化内涵。

“武汉加油”一类句式,国人最为常用,特点是通俗易懂,有一定感染力。在新闻媒体上,我看到全国各地的援助物资正在源源不断、日夜不休地涌向武汉,装载援助物资的车辆上多数悬挂着“武汉加油”、“武汉挺住”、“我们和武汉人民在一起”等标语。这样的标语,不是空洞的口号,标语之下饱含着全国人民的爱心、关心和与武汉人民在一起的决心。

其中,在运送云南农产品的卡车上,悬挂着“绿色云品,稳产保供”这样的标语,说实在的,当时一看到这句话,我内心原有的一些担忧一扫而光,更加相信咱们中国一定能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更有文化内涵。众所周知,在来自日本的援助物资上,一批写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诗句,另一批上写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中国古语,一时间感动了无数国人。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话出自多年前日本的一个长屋王,当时,他给唐朝的众僧送了一千件袈裟,这一千件袈裟上,都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鉴真和尚看了之后,非常受感动,毅然决然,六渡扶桑,谱写了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感人篇章,被传为佳话。多年后,这两句诗以这样的方式,再一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再一次感动了我们。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出自《诗经·秦风》。它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首战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意思是,怎么能说没有衣服呢?来,我们同穿一件!全诗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读之不禁受到强烈的感染。日本朋友把“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写到捐助的物资上面,显然是传达了他们要和中国人民在一起共抗疫情的滚烫心意。我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yemenf.com/ymjj/38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