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

巴以冲突背后,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国家的强弱决定人民的命运,不是每个国家都值得为之奋斗

我们中国人有一种天然的爱国情怀,我们认为爱自己的语言,爱自己的国家,为了国家牺牲,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的爱国主义,有着坚实的基础,那就是我们的国家有着强大的实力和悠久的历史,我们为之自豪和骄傲。

但是,对于很多小国和弱国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国家往往没有什么值得他们骄傲的地方,甚至连生存的权利都没有保障。他们的国家,往往被一些神棍和野心家利用,制造出一些虚假的宏大叙事,煽动他们的民族主义和宗教狂热,让他们为了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去送死。中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些极端组织和武装,就是靠这种方式维持自己的统治和影响力。

巴勒斯坦男孩

——1——

我曾经去过阿联酋,到了机场,我就去办理手机卡,因为我需要上外网,比如Google地图等,而漫游的话,就不能上。机场有两个卖手机卡的摊位,一个是印度人开的,一个是叙利亚女孩开的。我先去了印度人的摊位,问了一下价格,他说最低的套餐是60迪拉姆(人民币)。

我想问问能不能便宜点,他就很不耐烦地说不行,然后就不理我了,去接待其他的客人。我觉得他的态度很差,就走到了叙利亚女孩的摊位。她很小声地说,如果我有银联卡,她可以给我打折,只要人民币。

我就办了她的卡,她很细心地帮我把原来的卡放在新卡的卡槽里,还给了我一根取卡针。她的服务态度是我出国这么多次见过的最好的。我问她为什么说话这么小声,她紧张地看了一眼印度人的摊位,没说话。我又问她是哪里人,她说她是叙利亚人。

我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发现她几乎不主动招揽生意,只是接待那些被印度人拒绝的客人。她的肢体语言也显示出她的卑微和无奈,她就像一个寄人篱下的小媳妇,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但她的嘴角却总是带着一丝微笑,没有任何的怨言和不满。

后来,我还遇到了一些来自战乱国家的人,比如客房清洁工是也门人,酒店看门人是阿富汗的普什图人。他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虽然弱小,卑微,贫穷,但却非常知足。他们和我在美国见过的底层印第安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些印第安人虽然生活水平比他们高很多,但却显得非常沮丧。

我想,这是因为他们的参照系不同,印第安人和其他美国人相比,觉得自己被边缘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所以他们沮丧。而那些来自战乱国家的人,和他们的祖国相比,觉得自己能在阿联酋过上安稳的日子,就已经很幸运了,所以他们知足。他们的要求很低,只要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他们宁愿在阿联酋被剥削,也不愿回到战火纷飞的家乡。




转载请注明:http://www.yemenf.com/ymjj/11499.html


当前时间: